从治国理政看,明英宗和明代宗谁更适合皇帝位?
2020-11-25 07:02
从政绩就可以看出明代宗远胜明英宗。 宠信宦官王振致使明朝走向衰落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北方边患就来自于北元,在朱元璋,朱棣等打击下,北元分裂出鞑靼和瓦剌等部落。明英宗时期瓦剌崛起,太师也先不断侵扰大明边境。
土木堡之变前因也是有王振的原因,也先率使臣进攻战马结果被王振克扣,也先以此为名更加侵扰大明边关。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瓦剌。明英宗所带的北伐大军可谓阵容豪华,不仅有二十多万精锐明军,最精锐的三大营明军火器主力军。还有大将及文臣参谋,如果正常这次亲征朱祁镇就算不大胜也不会败。 但是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竟然将军中决策之事交由王振处置,王振路过家乡时绕道炫耀,导致明军疲惫不堪,最后瓦剌突然袭击导致全军覆没于土木堡。 瓦剌大军带着明英宗一路南下打到了北京城,如果不是于谦及朱祁钰等人全力抵抗,恐怕元朝也要复国了。 终明英宗朱祁镇一生做的有功绩的事情恐怕就是麓川之战,及废除殉葬制度。
临危受命救大明,死后却无皇帝之名明代宗的一生算是比较悲哀的,明代宗朱祁钰非嫡子,是朱瞻基的妃子吴贤妃所生,本来与皇帝无缘,哪知哥哥朱祁镇不争气。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也先并没有杀他而是带着他一路叫关杀到北京城下。大臣于谦为了避免主少国疑奏请皇太后让郕王朱祁钰登基。 朱祁钰登基后将朱祁镇奉为太上皇,并且让守将拒绝朱祁镇的开门指令。任用于谦等人发起北京保卫战,经过两三月的时间击退瓦剌,挽救大明于危难之际。 明代宗在位八年改革吏治重用于谦等一干忠臣良将,处置了王振等余党。就算用的宦官都没有干预政事,在经济上积极赈灾救民,大力发展经济。短短几年时间使得,朝鲜,暹罗,琉球等藩属国重新进贡大明。 明代宗在位期间景泰蓝的盛行也表明了朱祁钰的功绩得到人民的认可。
朱祁钰唯一的憾事就是在立太子的事情上遭到大臣反对,但是谁都想自己的儿子当皇帝。不过在讲究礼制的明朝是不允许的,后来朱祁钰虽然成功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但是儿子夭折导致朱祁钰的精神崩塌,也给了住在南宫的哥哥朱祁镇机会。 景泰八年,朱祁镇在石亨等人的拥护下复位,而朱祁钰不久便莫名其妙的死了,死后朱祁镇剥夺了其皇帝称号,谥号“ 戾” 戾是恶谥,而且未进皇陵。 |